欧美饥渴熟妇高潮喷水水_AV红色社区男人的天堂_私密浏览器看片免费下载视频_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在线观看

郵箱登錄: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頁新聞中心媒體報道 → 正文
人民日報海外版 |“愛達·魔都號”順利完成首航并開啟常態化運營
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 日期:2023-01-17    字體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  對于中國郵輪產業來說,這是歷史性的一幕。

  1月7日上午,身系“敦煌飛天彩帶”的國產首艘大型郵輪“愛達·魔都號”安全靠泊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,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首航游客井然有序地下船。至此,這艘中國制造的大型郵輪順利完成商業首航。從此,中國人可以乘坐國產的大型郵輪出海旅行,度過美好時光。

  1月17日,人民日報海外版第五版焦點關注刊發整版文章,聚焦“愛達·魔都號”。

  中國郵輪產業翻開嶄新一頁

  “愛達·魔都號”首航期間,70歲的鐘女士在船上過了生日。

  那一天,她是這樣度過的——上午在愛達廣場拍集體照,中午在宮廷餐廳吃生日蛋糕,下午去唱卡拉OK,晚上再去大都會劇院看戲。盡管生日是年齡的印記,但她卻形容,“在船上感覺像年輕了二十歲。”

  國產大型郵輪首航,參與者也有著格外興奮的心情。

  首航始于1月1日16時45分。伴隨著“愛達·魔都號”啟航,3000余名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乘客踏上了7天6晚前往韓國濟州與日本福岡、長崎等地的旅程,航程達1119海里。1月2日中午,“愛達·魔都號”平穩地停泊于此次航行的第一個目的港——韓國濟州島西歸浦江亭港;1月4日中午,“愛達·魔都號”抵達日本長崎港;1月5日上午,停靠日本福岡港。

  “愛達·魔都號”所停靠之地,韓國濟州和日本長崎、福岡都對其首航給予了特殊禮遇——從醒目的歡迎橫幅到歡快的迎賓場面,從特別的煙花秀到隆重的歡送儀式,處處可見重視程度。這艘郵輪的到來,也引起了當地媒體和公眾的高度關注,競相采訪報道、紛紛打卡留念。

  在業內人士看來,“愛達·魔都號”首航順利完成,意味著中國郵輪產業又翻開了嶄新一頁。

  “愛達·魔都號”全長323.6米,總噸位13.55萬噸,擁有2125間客房和套房,滿載可容納5246名賓客。船上有中國最大的海上免稅店,還有26間各具特色的餐廳及酒吧,共有超過400道中西經典和創新融合菜肴。

  下船后,游客張先生依然十分興奮。“住得好、玩得也好、吃得也好,我們感到很提氣。游樂活動我都參加了,在船上、船頂、船頭、船尾都拍了照。時間很快,一眨眼就過去了!”

  游客陳女士印象最深的是,所有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都很好。“遇到老人他們都很幫忙,每次下船的時候,我們家老人都是服務員幫忙抬下去的。”

  近代郵輪業起源于歐美,盛行于休閑度假主導的旅游時代,如今已經有著相當成熟的操作流程。毋庸置疑,對于郵輪行業來說,中國還是個全新玩家。

  作為一名旅游行業從業者,春秋國旅副總經理周衛紅也全程參加了首航。她評價:“我覺得‘愛達·魔都號’作為商業首航,它還是一個‘小學一年級學生’,我們消費者應該是閱卷老師,我覺得應該能夠打到90分。”

  當然,也并不全是優點。周衛紅表示,她觀察發現,郵輪上個別員工的服務操作有些不夠流暢,需要互相詢問、提醒。但作為彌補的是,郵輪的航行準時又安全,工作人員一遍遍地詢問“還需要什么服務”等,讓她倍感溫暖。

  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、副主任邱羚參加了“愛達·魔都號”的試航,她坦言,雖然工作人員很熱情,但細節上仍有不少值得完善的地方,比如有些流程還不夠熟練,需要時間打磨等。

  愛達郵輪運營團隊匯集了國內外有豐富經驗的郵輪人才,例如船長和酒店總監等都是擁有幾十年郵輪經驗的“老兵”,船長潘尼克出生于瑞典一個航海世家,有著豐富的執航經驗。此外,岸上的很多管理人員都是常年從事郵輪行業的專業人才。 

     傾力打造“一船好戲”

  首航中,3000多名游客和近1300名船員、工作人員,共同造就了“一船好戲”。

  在為期一周的航程中,如何保障好游客在船上的服務體驗,是郵輪運營管理團隊的一大考驗。這個問題,由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員、工作人員來回答。

  既然叫“愛達·魔都號”,自然少不了“摩登”“魔幻”“魔力”等諸多元素。郵輪設計上融匯多元巧思和創新理念,既詮釋郵輪之都的時尚潮流,又展現經典文化的創新魅力,還帶來東西方文旅要素的跨界融合,運營方通過“一船好戲”,多維度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郵輪品質假期。

  郵輪娛樂總監羅炎炎是一名中國籍管理人員,她于2023年8月加入運營方愛達郵輪的團隊,隨后就和團隊成員一起打造融入中國元素的“一船好戲”。

  “我之前在意大利郵輪上有15年的行業經驗,國際郵輪有一套成熟的船上娛樂活動體系,但中國元素較少。‘愛達·魔都號’既然是國產大郵輪,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,除了傳統的國際郵輪娛樂活動外,還要有一些體現中華文化的活動。”羅炎炎說。

  既然沒有先例,便需要一點點開展創意工作。羅炎炎舉例說,針對老人這類客群,推出晨間漫步、八段錦教學等活動;針對家庭,設計了以國產動畫為主題的兒童樂園,推出一系列兒童課程等;他們還設計了一個特色海上集市,工作人員會穿上中國古時候不同朝代的衣服出現在集市上。

  船上娛樂活動的策劃安排,十分豐富多彩。新年歡迎派對、近景魔術快閃、中國民樂大賞、今夜百樂門、中國舞欣賞、繽紛愛達派對、月下廣場舞、東游奇遇派對、古典音樂會等項目每天出新。

  幾乎每天的安排都不一樣。從早上8時到晚上12時,郵輪上各類特色活動不斷,中間穿插表演、秀場、音樂、舞蹈等,努力讓旅客可以在船上充實度過每一天。1月6日,也就是這次首航的最后一晚,船上特別策劃呈現了一臺《魔都Magic City》歌舞秀,臺上臺下熱情互動,現場氣氛異常熱烈。

     “舌尖上的郵輪”,更是需要匠心。“愛達·魔都號”上共有26個餐廳和酒吧,其中既有自助餐廳,也有可供游客們自助選擇的火鍋、鐵板燒、東南亞菜等餐廳。在“波羅的海餐廳”“宮廷餐廳”“奇跡花園自助餐廳”三個主餐廳,不同用餐時間會提供自助和套餐等不同餐食。此外,考慮到老年人的飲食習慣,運營團隊在午餐和晚餐自助中增加了粥類。

     靠岸后的安排也豐富多彩。

  郵輪靠岸時,為了滿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,運營團隊特別制定了多條游覽線路供選擇,既有樂心、人文、民俗和游園之旅,也有自然、風情、漫游和休閑經典,更有自組團和自由行等線路安排。

  當每天陸上旅游完畢游客回船過程中,船上娛樂團隊在船下會特別演唱《相親相愛》歌曲,以載歌載舞的形式,熱情迎接他們“回家”,并提供熱紅茶和咖啡,讓游客在暖洋洋的場景中忘卻旅途的疲勞。

     “我們最需要做的工作,就是要把我們已經確定的這些流程穩定下來,然后不斷地根據乘客的反映來提升。”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、愛達郵輪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兵表示,“我們非常有信心,未來一定會為中國乘客提供滿意、精彩的海上旅程。” 

     國產大型郵輪一路走來

  大型郵輪被稱為工業領域的集大成者,是高度系統化、集成化的巨系統工程,濃縮現代工業與文化藝術的結晶,是國家制造業、科技水平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,被譽為中國造船工業“皇冠上的最后一顆明珠”。“愛達·魔都號”的命名交付填補了這一空白,實現了我國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。

  過程殊為不易。

  推進大型郵輪設計建造是中國船舶集團強化科技創新、促進轉型升級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“一號工程”。為實施和推進這項工程,2018年,中國船舶集團調整組建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作為發展郵輪產業的總體責任單位。

  愛達郵輪,正是中船郵輪旗下的自主運營服務品牌。自成立伊始,愛達郵輪便致力于打造具有全運營能力的中國郵輪旗艦企業,構建中國郵輪的生態體系,推動中國郵輪經濟的可持續發展,打造郵輪產業“中國標桿”。

  郵輪設計常常被譽為“高精尖”和“巨系統”工程。“高精尖”,意味著諸多涉及安全返港、重量重心控制、減振降噪等關鍵核心技術的需要研究、破解和攻克;“巨系統”,則體現在郵輪的上千萬個零部件,且要從郵輪的工業屬性、藝術屬性、人因工程等全方位思考和介入。不僅如此,郵輪設計還具有高度定制化的特性,涉及船東、船級社、設計建造等多方單位,是郵輪產業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。

  “愛達·魔都號”從立項到首航,是多方努力的結果。

  郵輪產業向來被譽為“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”,產業鏈長、帶動性強、影響力大、覆蓋面廣、國際化程度高。據統計,共有國內外1000多家廠商參與了國產首艘大型郵輪工程,孵化和培育了郵輪研發設計、總裝建造、核心配套等一批重點企業,牽引帶動了制造、建筑、能源、交通運輸等上下游產業發展。

  尤其是,在中國船舶集團的統籌指揮下,中船郵輪與外高橋造船分工協作,在設計與建造兩端齊齊發力,全力以赴推進郵輪工程,勇擔歷史使命、克服種種挑戰,實現了中國船舶工業的代際跨越,邁向造船強國的歷史新紀元。

  短短5年時間里,中船郵輪研發設計團隊、外高橋造船研發設計團隊與多方單位攜手合作,逐漸完成了設計建造標準的本土化轉化,發布了777項工藝、設計標準和143份作業標準書。特別是推出了8萬總噸和15萬總噸郵輪的概念設計,基本形成自主研發創新體系。

  而作為國產首艘大型郵輪的運營母港,上海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于2011年正式開港,曾創下了3年登頂亞洲第一,5年躍居全球第四大郵輪母港的紀錄。“愛達·魔都號”與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強強聯合,帶動著本土郵輪配套產業鏈建設和發展,加快推進著郵輪旅游制度創新、對外合作、港口聯動、郵輪全產業鏈等戰略目標的進一步深化。

  多年努力,既見成果,也得到了認可。2023年11月30日,第六屆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名單,中船郵輪成功入選并被現場授予“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”獎牌。

     如今的中國,已經是全球唯一一個目前同時建造航空母艦、大型液化天然氣(LNG)運輸船、大型郵輪的國家。 

     成為國家全新名片

  “這艘船本身就是一位‘大使’,把我們的文化帶出去,把我們的成就帶出去。”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對“愛達·魔都號”評價說,“這是中國現代科技的一顆明珠。”

  2023年11月4日,“愛達·魔都號”在上海舉行盛大的命名交付儀式。樊錦詩受邀擔任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的啟航大使,為“愛達·魔都號”正式命名,并啟動擲瓶禮,祝福郵輪平安順利。就此,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有能力建造大型郵輪的國家。

  郵輪不僅是現代科技集大成的產物,更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“文化之船”。敦煌文化,也為“愛達·魔都號”首航增色不少。

  先是外形涂裝。遠遠望去,敦煌飛天彩帶在藍天大海中格外鮮艷,給人無盡想象。首航時,講解員耐心地向乘客解釋,“(有學者認為)飄帶是中國藝術的最高水平體現,就在于其實畫的不是飄帶,而是風,但是風是看不到的。所以我們也把這個飄帶,作為了我們‘愛達·魔都號’船體的涂裝……”

  再看船艙內。首航期間,愛達郵輪與敦煌研究院聯合推出《念念敦煌》數字壁畫藝術展。藝術展精選了16幅敦煌壁畫,以數字復制品的藝術形式呈現在郵輪上。敦煌研究院還派出專家,主講了四場敦煌系列專題講座,包括“文化瑰寶 敦煌石窟”“敦煌石窟藝術”“念念敦煌:數字敦煌走進愛達郵輪藝術導覽”“從敦煌石窟管窺古代衣冠服飾”等,在船上,講座出現了一座難求的情形。

  海上文旅融合的做法,讓很多客人體會到了古絲綢之路的魅力。

  “絲綢之路真正的開通,就在于張騫出使西域。當年,張騫告別了漢武帝,一路往西域去探索……每次站在這個壁畫前的時候,我都覺得非常感動。”講解員動情地說。

  樊錦詩說,首航時大家能看到敦煌的藝術、敦煌的文化,敦煌研究院很高興為此做了貢獻。“隨著郵輪出去周游列國,我想不同的文化也會在里面展示,不管陸上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,實際上就是一種交流、交融,一種文化的傳播。”

  絲綢之路元素,其實處處可見。

  船上的講解別具匠心。“大家看到郵輪五層餐廳里,有各種各樣的調料,其中,很多是張騫西域‘鑿空之旅’后帶回來的種子,從那之后它們才為中國人所種植。”“很多經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國的水果、花卉、蔬菜等,其實都能在我們十層自助餐廳里面,找到它們對應的元素。”……

  愛達郵輪業務總監國佳介紹,敦煌系列專題講座是“愛達·魔都號”傳統文化研學系列產品的首發,后續愛達郵輪還將持續推進與敦煌研究院等國內知名研究所、博物館的合作,在之后的航次中,將邀請更多專家學者來到郵輪上舉辦講壇和文化交流活動,給來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們帶來別具東方韻味的郵輪文化體驗。

  “愛達·魔都號”的設計,最鮮明的特色是融合了東西方美學和文化,有許多設計和活動是為中國乘客量身打造的。

  隨著首航結束,“愛達·魔都號”將開啟常態化運營。據了解,今年“愛達·魔都號”計劃開展80余個上海母港運營航次,平均每個月6—7個航次。

  楊國兵告訴記者,未來,愛達·魔都號將部署中國至東南亞國家的郵輪航線,為賓客提供長、中、短相結合的多樣旅行度假選擇,并適時推出海上絲綢之路郵輪航線,成為航行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國家名片。

  展望未來,郵輪旅游是創造現象級消費新場景、釋放消費動力提振內需的有力抓手。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郵輪旅游客源國,預計至2030年,郵輪旅客人數達到約450萬人,郵輪運營的直接經濟貢獻達到約750億元以上。

   楊國兵表示,中船郵輪將持續聚焦“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”三大方向,以自主創新為驅動,為持續打造大型郵輪設計“中國名片”做出更大貢獻。






| 來   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
| 責   編:王   琦
| 校   對:方   浩 
| 審   核:項   麗/甘豐錄